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始建于1984年,系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是一所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公共卫生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院,与重庆市渝北区精神卫生中心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医院位于渝北区桃源大道康荣路6号,占地101.3亩,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设计床位1200张(含精神卫生中心300张)。医院渝航院区位于渝航路87号,占地15.2亩,业务用房面积1.2万平方米,编制床位299张。
党建文化。医院坚持“厚德精医、守正创新”院训,深入推进“主题党日+”活动,打造“医心向党•杏林为民”党建品牌;以行风建设为抓手,厚植廉政文化根基,抓住新院搬迁契机,打造“竹石苑、医心亭、莲心廊、楠季林”,建设“廉政医角”,将廉政融入医院文化建设中,努力实现党建与业务的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医院先后被授予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卫生健康系统五四红旗团委、重庆市第十一届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神经内科被评为“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肺病科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巾帼文明示范岗”。
人才队伍。医院现有在岗职工773人,其中卫生专技671人;高级职称84人,中级职称223人;硕士及以上63人,本科学历427人。拥有国家级中医药重点培养人才、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市级中医药高级人才及区级名中医近20名。柔性引入市级三甲医院专家团队10个、市级中医专家5名、成都中医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专家1名。医院坚持“引进、招录、培养”三管齐下,全力打造梯队合理、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
设施设备。三甲中医院设施设备及信息化建设投入2.69亿元,配置有进口128排CT、64排CT、1.5T核磁共振、DSA、DR、乳腺X 光机、胃肠 X 光机、彩超、胃肠镜、腹腔镜、宫腔镜、钬激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仪、磁振热治疗仪、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全自动智能恒温蜡疗仪、中药熏蒸治疗仪等116类中西医诊疗设备;配置有数据中心、终端设备、安全系统、软件系统四大类信息化先进设施设备和软件,满足三级中医院智慧医院建设要求和急危重症患者急救及疾病诊治需求。
学科建设。医院开设有17个一级临床科室,6个临床功能检查科室,9个中医特色专科(专病)门诊。针灸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特色专科、重庆市中医重点专科,精神科是重庆市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肛肠科是重庆市中医特色专科,肺病科、肛肠科、眼耳鼻咽喉科是重庆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21年底防治卒中中心建设通过评审验收,目前正全面推进周围血管微创治疗、胸痛、卒中、创伤、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紧急救治快速通道“五大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
技术水平。医院是渝北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渝北区周围血管微创中心、渝北区睡眠心身医学中心、渝北区中医针灸质控中心、渝北区中药质控中心、渝北区中医护理质控中心。肛肠、针灸康复、骨伤、治未病、精神疾病治疗等多个学科诊疗技术在我区享有盛名。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消化道早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切除术以及各种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术,达到三级医院技术水平;双镜联合胆道探查取石、3D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泡沫硬化术、人工(肩、髋、膝)关节置换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关节镜下治疗各类型关节内病变、针刀治疗顽固性软组织疼痛、系统针灸法治疗中风性脑病、高位复杂性肛瘘Tropis术、环状混合痔内痔分段齿状结扎+外痔切除术等,位于渝北区前列。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80项、中医诊疗技术61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28项、非药物中医治疗法51种,膏丹丸散等中药制剂、天灸督灸、火龙灸等中医特色疗法深受群众喜爱。
医联体服务。医院与区内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紧密型医联体,与全区19个镇街医疗机构建立合作,通过“中医专家赶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家对口支医等举措,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医院承担全区近6000名在册精神患者及600余名住院患者的管理工作,中西融合推进心理咨询、睡眠心身医学中心建设,助力全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茨竹、古路2个精神科分病区与院本部实现“人通、医通、财通”管理。
交流合作。借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医院与成都中医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成都市第二中医院(新都区中医院)建立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医院是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急救中心医联体战略协作单位,加入9个市级专科联盟。与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在教授工作室、院校师承教育、教学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方面达成全面合作,医、教、研一体推进的框架路径搭建完成。
科研教学。截至2022年6月,医院成功申报专利6项,市级科研立项2项,参与市级科研课题2项,市级继续教育项目立项30项,区级科研立项16项,院内科研立项61项;发表学术论文228篇。成立内科、外科、妇产、儿科、医药检等8个临床教研室,全力推进科研教学协同发展。
中医药传承。医院成立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工作室”、“罗华丽博士工作室”,市级中医教授每周到院坐诊带教。“刘朝菊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纳入2021年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传承弟子8名。确立院内师承制度,3名区级名中医带徒12名,促进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传承。
近年来,医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生命至重,济世苍生。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坚持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守正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医院全面加强学科建设,加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小儿推拿中心、周围血管微创中心、睡眠中心及中医针灸、中药药事、中医护理质控中心建设,加快内镜中心、中心ICU建设,启动针灸科创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肛肠科、肺病科、眼耳鼻喉科创重庆市中医重点专科,目前正在申请三级医院评审验收。医院聚力群众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竭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开创发展新格局,推进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渝北区内诊疗有特色、服务有温度、品牌有口碑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为辖区群众提供安全、高效、温馨、便捷的疾病诊治与健康管理服务。